中歐環境對話與合作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記者不久前隨中國媒體代表團參觀訪問了歐盟總部,在歐洲對外行動局(EEAS)大樓的會議室里,歐盟負責環境事務的官員Bartosz Cielesznski向記者介紹了歐盟與中國環境領域開展的一系列對話與合作。 在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全球性問題的今天,環境保護也已成為中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自2003年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來,雙方各領域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化,目前已涵蓋外交事務、安全問題、氣候變化、經濟發展等方面。 據了解,近年來,中歐在環境領域開展了不同層面的廣泛合作。政府層面,歐盟與中國主要開展了3個方面的對話:第一,從2003年起,定期舉行部長層面的環境政策對話會(EPD),在布魯塞爾和北京輪流舉行。第二,從2009年起,與中國國家林業局開展局長層面的中歐森林執法與行政管理雙邊協調機制(BCM)對話。第三,歐盟氣候行動總署也在與中國的氣候變化合作伙伴開展對話。 除以上對話外,中歐其他合作項目和倡議還包括: 中歐環境治理項目(EGP)。這是歐盟支持中國政府在環境公共治理領域開展合作的項目,項目額度為1500萬歐元,自2011年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預計2015年12月結項。 項目旨在通過公眾參與為中國政府和公眾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做出貢獻,推動地方可持續發展,使公眾受益。項目核心主題包括:公眾獲取環境信息、公眾參與環境規劃和決策、環境司法和企業環境責任。 中歐環境可持續性項目(ESP)。項目于2012年9月實施,旨在支持中國為實現“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環境與氣候變化目標所做的努力,具體目標為:通過改善水質、預防和控制重金屬污染以及實施可持續固體廢棄物管理,實現環境可持續性。 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CEWP)。歐盟與中國在2012年3月14日于法國馬賽召開的第六屆世界水論壇上達成一致,在歐盟水項目的支持下,建立一個水資源交流平臺。 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既是一項政治倡議,也是一個伙伴關系,旨在開展促進水業改革的政治對話,加強能力建設以及技術和商業領域的合作。 據Cielesznski介紹,近10年來,歐盟在中歐政策對話、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和中歐森林雙邊協調機制等主要的合作領域已經投入了1.67億歐元,其中用于環境領域的約占20%。目前,一些項目已經完成,一些仍在進行中。 Cielesznski舉例說,2006年~2011年,歐盟在生物多樣性領域投入了3000萬歐元,幫助中國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有效性;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下的河床管理項目投入2500萬歐元,用于幫助中國的水資源管理;可持續能源生產和消費項目,2010年~2016年間投入1500萬歐元;2012年實施的環境可持續管理項目投入900萬歐元,用于幫助中國實現“十二五”環境目標,改善水質、預防和控制重金屬污染和加強固體廢棄物管理。 |
相關文章
- 國外小風機產業對中國的啟示2016-10-12
- 家庭儲能進入10億俱樂部 美日歐盟占比約達84.7%2017-08-14
-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國垃圾處理器行業發展報告》摘要2017-09-12
- 到東南亞做垃圾處理 是門好生意嗎2019-07-23
- VOCs專委會 & GEP Research:VOCs治理及監測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9-10-14
- 2020年全球和中國碳排放量結構對比2021-04-0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加氣柱產業深度調研報告(2025年)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除草啶行業發展分析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進口廢五金回收產業鏈分析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維生素B2產業鏈全景調研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鉛蓄電池行業市場前景分析報告(2025年)
- [監測報告] 中國河道治理產業深度調研報告(2025)
|
|
|
|
|
|